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脑白质缺血性改变,一般常见于颅内神经影像学的报告,主要是描述大脑的侧脑室两旁出现片状的低密度影,这个低密度也被认为是脑白质缺血性的改变,其原因是由于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出现缺血缺氧,产生了脱髓鞘的改变,主要的病因是由于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流向脑组织的血流减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要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以避免或加重大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
当出现脑白质缺血性改变以后,患者有时会没有任何症状,有时会出现轻度的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的可以出现精神水平的改变,如烦躁不安,有些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潴留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