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素洁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妇科 主任医师血小板降低常见的原因有:
一种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由于孕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引起的生理反应,对孕妇和胎儿影响不大;另一种是怀孕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ITP因自身免疫疾病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女性多见且不影响生育。
妊娠可能使ITP患者出现出血的机会增多,但妊娠本身一般不影响本病的病程及预后。因为孕妇体内血小板低,对怀孕的影响主要是出血,尤其血小板低于50×10^9/L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的形成。如果产后子宫收缩良好的情况下不会引起产后大出血,只是比正常人出血稍多一些。
孕早期发生流产的几率也升高,还有部分抗血小板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导致新生儿血小板下降。但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抗血小板抗体多在一个月内逐渐消失,所以血小板降低对胎儿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