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湿气重是中医的说法,应该挂中医内科。
湿气又分外湿和内湿,内湿比外湿更容易阻滞气机,湿又易伤脾,造成脾胃功能的障碍,引起纳呆,腹胀,腹泻,水肿等等;湿为阴邪,粘滞而固着,不易速去,起病缓慢,病程长,缠绵难愈;湿性重浊,湿性趋下。
常见外湿致病可以分为:
1.湿困卫表,见身热不盛,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胸膈闷胀,脘痞犯恶,口中黏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舌苔白腻,脉浮濡,常用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湿。
2.湿滞经络,关节酸痛重痛,固定不移,腿膝关节漫肿,转侧屈伸不利,下肢肿胀,舌苔白滑白腻,脉濡缓,常用薏仁汤,祛湿通络。
3.湿毒浸淫皮肤,见疮疖,疥癣,疱疹,脚身湿气,局部瘙痒,流黄水或见尿浊,女子带下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二妙丸加味,化湿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