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牙尖周炎

王成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牙尖周炎在中医上称“牙宣”,根据临床表现,辨属于:

胃火,可以用清胃泻火,用清胃散。

肾虚胃火上炎,可用玉女煎清胃滋阴。

日久血虚或失血,可予归脾汤,气虚明显可予补中益气汤。

牙出血属脾不统血,可用归脾汤益气摄血。属于实热可参胃火或胃肾阴虚论治。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可以诊察胃肠的病变、津液的盈亏。

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盛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为肾阴枯竭,津不上荣所致;牙齿枯黄脱落,为骨绝。

牙关紧急为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切齿及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多为热证动风或见于痉病;睡中咬牙,因为胃热、食滞、虫积,也可见于正常人。

牙龈淡白多因血虚或失血,龈络失养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因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熏牙龈所致。

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常有渗血和脓液称为牙宣,多因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也可见于气血不足者;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牙齿脱落,口气腐臭者称为牙疳,多为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或疫邪,邪毒上攻牙龈。

牙缝出血,多因胃肠实热,也可因胃肾阴虚,虚火上炎,脉络受损,或脾不统血所致。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