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当我们听到“两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缺血性改变”这样的医学术语时,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那么,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两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缺血性改变,指的是在大脑的特定区域——两侧侧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病变。这一变化可能与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有关,影响了这些区域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当大脑的血管出现狭窄或堵塞时,血液无法顺畅地流向脑部组织,导致局部缺血。这种改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是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等。
缺血性改变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有几点建议:
[雪花]控制危险因素: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建议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或服用降脂药物,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稳定,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
[雪花]饮食调整: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以减轻血管负担。低脂饮食,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雪花]适度运动: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缺血症状。
[雪花]定期体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如有必要,进行脑部CT或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雪花]药物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对于存在脑水肿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脱水降颅压药物进行缓解。
两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缺血性改变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其带来的风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同时,也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