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肠痉挛?拉出来轻松多了!

许晓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肚子突然绞痛,痛得直不起腰,但是,上完厕所之后,痛感就明显减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有可能是进食不当后出现肠炎,也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引起。

[星星]胃肠炎:当吃了不新鲜的食物造成胃肠炎时,有害细菌,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在肠道内大量滋生,并且分泌毒素,细菌毒素可以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并且刺激肠道平滑肌出现痉挛性收缩,就会出现肠痉挛,表现为剧烈腹痛。在进行排便以后,细菌分泌了毒素,就会随着肠道内的液体一同排出,肠痉挛的症状就会好转。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如诺氟沙星胶囊或盐酸环丙沙星片。

[星星]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疾病,与患者肠道运动紊乱、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脑肠轴等相关,当过度紧张、作息不规律可以作为不良诱因导致症状反复。引起肠痉挛的症状,表现为腹痛、便秘与腹泻交替等,患者在排便以后,肠痉挛引起的腹痛症状就会大大减轻。需要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如果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适当等药物辅助治疗,如颠茄片或硫酸阿托品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避免肠痉挛的发生:

[心]保持肠道通畅:每天喝温开水1500-2000毫升,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生菜、香蕉等,每天300-500克,有助于预防便秘,减少肠痉挛的发生。

[心]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肠道内压力。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每天早上进行30分钟的运动。

[心]放松心情:肠痉挛的发生也与情绪紧张、焦虑有关。学会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缓解肠痉挛也有帮助。

虽然排便后肠痉挛的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如果频繁出现肠痉挛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血便等,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想分享你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