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部位出现骨头坏死如何处理

张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骨折部位的骨头坏死(也称为骨坏死)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根据坏死的范围、患者的症状以及病情的进展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一般治疗:对于坏死范围较小且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选择一般治疗。这包括减少负重、避免剧烈运动、戒烟戒酒以及控制体重等措施。

2.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的进展。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抗凝药物(如肝素钠)、血管扩张剂(如前列地尔)、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以及骨代谢调节剂(如维生素D、钙剂)等。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物理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并促进骨骼的修复。

4. 手术治疗:手术选项包括骨移植、髓芯减压术、截骨术和关节置换术等,适用于坏死范围较大、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如果出现骨折部位的骨头坏死,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