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下出现颗粒状硬疙瘩是什么原因

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皮肤下出现颗粒状硬疙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脂肪粒、皮肤纤维瘤、寻常疣和皮脂腺囊肿等。

1. 脂肪粒:皮肤下的颗粒状硬疙瘩可能是脂肪粒造成的。脂肪粒是一种良性的皮肤病变,通常由于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导致毛孔堵塞,形成白色或黄色的小颗粒。这些颗粒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也不需要特别治疗,通常会自行消失。

2. 皮肤纤维瘤:皮肤下的颗粒状硬疙瘩也可能是皮肤纤维瘤引起的。皮肤纤维瘤是一种皮肤肿瘤,通常在皮肤受损后修复过程中形成。这些小疙瘩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也不需要特别治疗。

3. 寻常疣:皮肤下的颗粒状硬疙瘩可能是寻常疣引起的。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有时伴有疼痛或瘙痒等症状。

4. 皮脂腺囊肿:皮肤下的颗粒状硬疙瘩也可能是皮脂腺囊肿造成的。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的囊性肿物。这些小囊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有时可能出现感染或破溃等症状。

皮肤下的颗粒状硬疙瘩可能还有其他原因,若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规范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