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萎缩性胃炎 C2 级在经过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后,仍可能出现胃痛,这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未完全恢复、不良饮食习惯、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未完全恢复: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即使幽门螺杆菌感染被治愈,恢复过程仍需较长时间。胃黏膜的萎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不足或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引发胃痛、腹胀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2. 不良饮食习惯:即便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治愈,若日常饮食中仍频繁摄入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或存在暴饮暴食和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均可能导致胃部不适,进而引发胃痛。
3.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也可能是胃痛的原因之一,尽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直接关联,但若未对其进行治疗,胃痛可能会持续存在。
4.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下,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胃痛、胃胀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如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仍感到胃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