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脸颊和脖子上出现瘙痒的小颗粒,可能是由痱子、湿疹、接触性皮炎或毛囊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具体处理方案根据原因而定。
1. 痱子: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汗液难以蒸发,导致汗管变窄或阻塞,汗液在汗管内积聚,压力增大后破裂,汗液渗出至周围组织引发病症。应保持室内通风和凉爽,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勤换衣物,避免抓挠。可使用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症状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2. 湿疹: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或接触过敏原有关。应避免接触过敏源,保持皮肤湿润。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或氢化可的松软膏,或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3. 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皮肤接触特定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及周围区域发生的炎症反应。应避免接触刺激物或过敏源,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或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4. 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和摩擦等刺激。若为细菌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若为真菌感染,则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或益康唑乳膏。
在未明确病因之前,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