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嘴内的小疙瘩可能是口腔溃疡、黏液腺囊肿、口腔尖锐湿疣、疱疹性口炎等,针对不同的病因,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口腔溃疡: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大多数口腔溃疡在1到2周内会自愈,但若超过2周仍未愈合,建议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溃疡糊、西瓜霜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以帮助加速愈合。
2. 黏液腺囊肿:这种情况是由于小唾液腺破裂,导致黏液渗漏到组织间隙。其表现为黏膜下浅蓝紫色的半透明小疱,大小约为黄豆,质地柔软且无痛。黏液腺囊肿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需通过手术切除。
3. 口腔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顶端尖锐且质地柔软,后期可能融合成菜花样或鸡冠样的外观。治疗通常需要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冷冻治疗或激光治疗等。
4.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成簇的小水疱,易破裂并形成浅溃疡。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止痛药(如利多卡因)和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
嘴内的小疙瘩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纤维瘤或脂肪瘤等。如果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