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腺肌症,或称子宫腺肌病,是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这种情况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属于常见且复杂的妇科疾病。通常可以通过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
1. 病史:患者往往有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史。
2. 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重的痛经,疼痛通常位于下腹中部,常在经前一周开始,持续至月经结束。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3. 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能发现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部结节隆起,质地坚硬且有压痛,尤其在经期时压痛更为明显。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B型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B型超声能够发现子宫增大、子宫壁增厚及子宫内回声不均等特征。MRI则能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额外信息,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