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70岁血压达到160/180mmHg的人群通常被诊断为3级高血压(重度),这类患者应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可以考虑使用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体药物的选择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等。这类药物通过排出钠离子来利尿,降低血容量,从而达到降压效果。使用时需监测血钾水平,以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2. 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减缓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来降低血压。对于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这类药物是禁忌的。
3.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内钙离子的流入,降低平滑肌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常见副作用包括心率加快、头痛和面部潮红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此类药物不适用于高血钾、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等情况。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降低其作用,从而达到降压效果。一般来说,这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副作用较少。
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用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