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肉硬化导致指甲分离应如何处理

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手指甲肉硬化导致指甲分离在医学上被称为甲分离,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感染、皮肤病和药物等。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1. 外伤:手指受到外力撞击或夹伤等情况可能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如果症状较轻,指甲没有明显松动,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以防感染,新的指甲会逐渐长出。若症状较重,指甲明显松动,则需前往医院由医生处理,必要时可能需要拔除指甲。

2. 感染: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可能引起甲床的炎症,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若为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头孢克肟等。若为真菌感染,则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软膏或口服伊曲康唑等。

3. 皮肤病:某些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或扁平苔藓,可能影响指甲的生长,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维A酸类药物等。

4. 药物: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和抗抑郁药,可能导致指甲生长异常,从而引起指甲与甲床分离。通常在停止用药后,指甲会逐渐恢复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指甲,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和洗涤剂。同时,保持手部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