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冷敷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肿胀,通常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发生冻伤后,应立即脱离寒冷环境,并进行复温、消毒和用药等处理。
1. 脱离寒冷环境:应立即离开寒冷的环境,转移到温暖的室内或其他温暖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低温中,以防止皮肤损伤加重。
2. 复温:冻伤后不应直接用火加热或用热水浸泡,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可以将冻伤部位浸入37至39℃的温水中,轻轻按摩该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3. 消毒:在复温后,应使用碘伏对冻伤部位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4. 用药:如果冻伤部位出现水疱,可以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排出液体,然后涂抹冻伤膏,如冻疮膏等,以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如果出现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等。
若冻伤情况较为严重或伴随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