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坤
安徽省立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肺结核吐血一般指的是咯血,在肺结核治疗初期,还出现咯血的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现象,是可以治好的,咯血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如果咯血量增多或无好转迹象,建议及时就医,必要时更换治疗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肺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通常表现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纳差、消瘦、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会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会破坏上述部位的组织,并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渗出液增多,甚至发生破裂,故肺结核患者常发生咯血。该病菌较难消除,在治疗初期,仍会反复咯血,因此一般治疗时间较长,需要6个月以上,甚至1-2年不等,多数是可以治好的,不需要特别担心。
肺结核的治疗方案一般以口服抗结核药物为主,且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常见的药物有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应遵医嘱规律用药,且要足够疗程。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否则容易治疗不彻底或再次复发,且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引起耐药性,复发后会相对较难治愈。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饮食清淡,也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还需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