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变态反应与二型变态反应有什么区别

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一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与二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变态反应类型,它们在免疫机制、抗原类型、抗体类型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 免疫机制:Ⅰ型变态反应是由 IgE 抗体所介导的。当过敏原进入体内时,B 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异性的 IgE 抗体,这些抗体会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当同样的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它们会与细胞表面的 IgE 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导致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相对而言,Ⅱ型变态反应则是由抗体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B 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会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并吸引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2. 抗原类型:Ⅰ型变态反应的抗原通常是蛋白质,例如花粉、尘螨、鸡蛋和牛奶等。而Ⅱ型变态反应的抗原则可以是多肽、蛋白质或核酸等,常见的有某些药物、细菌和内毒素等。

3. 抗体类型:在Ⅰ型变态反应中,主要的抗体是 IgE 抗体。而在Ⅱ型变态反应中,抗体类型则包括 IgM、IgG 和 IgA 等。

4. 临床表现:Ⅰ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且消退较快,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等。相对而言,Ⅱ型变态反应的反应较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常见的有药物过敏、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等。

总之,Ⅰ型和Ⅱ型变态反应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医生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