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60岁以上的老人会感到筋骨疼痛,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肌肉劳损和骨折等。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1.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可能导致腰背部和关节的疼痛以及乏力等症状。当疼痛加剧时,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止痛药物。日常生活中,老人应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和海鲜等。
2.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通常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等承重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畸形等症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来缓解症状,此外,透明质酸钠的关节腔内注射和氨基葡萄糖等药物也可用于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
3. 肌肉劳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会减弱,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和疼痛。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等方法来缓解肌肉的不适。
4. 骨折:老年人骨折的风险较高,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表现为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如手法复位和牵引)或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总之,6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筋骨疼痛的原因多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