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发声且排便时伴随肛门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排便时出现肛门出血,表现为粪便中带血或在厕纸上可见鲜血,腹部发声可能是肠道蠕动或肠鸣音的结果,常见于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等疾病。

1. 痔疮:内痔患者在排便时,粪便可能会摩擦扩张的静脉丛,导致出血。如果没有疼痛感,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痛性出血。外痔患者除了出血外,可能还会感到肛门不适、瘙痒和疼痛等症状。

2. 肛裂:肛裂患者在排便时,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小溃疡,粪便摩擦会导致出血,通常伴有排便时的疼痛,便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3. 肠息肉:肠息肉患者在排便时,由于粪便的摩擦和挤压,息肉表面可能会破损而出血。通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或腹泻等表现。

4. 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直肠和结肠,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以及黏液脓血便等。

5.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排便习惯会发生变化,大便变细,常有排便不尽感,伴随黏液血便或脓血便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贫血、乏力和消瘦等表现。

排便时伴随肛门出血和腹部发声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