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虫咬会引起皮肤起包

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被虫咬后皮肤出现包块,可能是虫咬性皮炎,亦称丘疹性荨麻疹。这种情况是由于昆虫或节肢动物的叮咬或毒液刺激引发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及炎症。常见的引发虫咬性皮炎的昆虫包括蚊子、臭虫、跳蚤、螨虫、蠓和蜱等。不同昆虫叮咬后的症状各有不同,但通常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瘙痒、红肿、风团和水疱,可能还伴随刺痛或灼热感。

1. 蚊子:蚊子叮咬后,局部常会出现红肿和瘙痒,中心有针尖大小的红色瘀点,这是由于蚊子口器叮咬后分泌的唾液引起的过敏反应。

2. 臭虫:臭虫叮咬后,通常会出现线状排列的红色小疹子,伴随水疱和瘙痒感。

3. 跳蚤:跳蚤叮咬后,皮肤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中心可能有出血点,有时还会形成水疱。

4. 螨虫:螨虫叮咬后,常见局部皮肤瘙痒、水肿、红斑和丘疹,中央常有针尖大小的咬痕。

5. 蠓:蠓叮咬后,局部可能出现瘀点或水肿性红斑、风团和水疱,常伴有大片红斑,抓挠后可能导致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

6. 蜱:蜱叮咬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肿、出血、瘀斑、水疱和结节,有些蜱还会分泌麻痹物质,导致局部或全身麻痹症状。

被虫咬后皮肤起包,建议及时清洗叮咬部位并进行冷敷,以缓解瘙痒和肿胀。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全身皮疹、呼吸困难、头晕、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