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包括: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反折螺旋形包扎、“8”字形包扎和回返包扎。
1.环形包扎:适用于较小或圆柱形的部位,如手、脚、腕部和额头,也常用于包扎的起始阶段。将绷带向上卷起,右手握住绷带,展开约8厘米,左拇指固定绷带的头端于包扎部位的中心,右手则进行连续的环形包扎,圈数根据需要而定,最后用胶带固定绷带的末端。
2.螺旋形包扎:适合周径相对均匀的部位,如躯干和肢体。从肢体的近心端开始,将绷带向上卷成环状,逐渐向远心端缠绕,每圈覆盖前一圈的1/3到1/2,最后用胶带固定末端。
3.反折螺旋形包扎:用于周径不均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和大腿。首先按环形方法缠绕几圈,然后进行螺旋形缠绕,当缠绕到较粗的地方时,将绷带反折,再继续螺旋缠绕,末端用胶带固定。
4.“8”字形包扎:适合肩部、髋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包扎。包扎时将绷带斜形环绕关节,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与前一圈交叉,并覆盖前一圈的1/2。
5.回返包扎:用于头部和断肢端的包扎。将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从中央开始,接下来的每圈交替向左和向右,直到伤口完全包住,最后再进行环形包扎以固定反折的各端。这种方法常用于断肢端的包扎。
在包扎过程中,需确保伤员处于舒适的体位,受伤部位应充分暴露。包扎的松紧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可能导致敷料脱落或移动。包扎完成后,要确保包扎部位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