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和胰腺炎等。
1. 胃食管反流病:保持适当的体位可以有效减少反流,例如餐后保持直立,避免重物负担,穿着宽松衣物,抬高床头等。睡前3小时应避免进食,以降低夜间胃酸分泌。饮食应以少量、高蛋白、低脂肪和高纤维为主,戒烟,并限制咖啡因、酒精、巧克力及酸辣食物的摄入。
2. 胃炎:对于急性胃炎,需去除病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适当休息,建议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可禁食1至2餐。若疼痛明显,可使用巅茄合剂或阿托品等药物。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冷、过热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戒烟。
3. 消化性溃疡: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并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4. 炎症性肠病:在病情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病情好转后可逐步过渡到低渣软食。按医嘱服药并定期随访,不可自行停药。
5. 功能性胃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增加高纤维素的摄入,对于伴有失眠和焦虑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药。
6.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充足的睡眠。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饮食应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且易消化,严禁饮酒。
7. 胰腺炎:应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腹痛缓解后可少量进食低脂流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不同的消化内科疾病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