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瘢痕疾病是指皮肤在受损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瘢痕的增生、收缩和色素沉着等,具体症状与瘢痕的类型密切相关,包括浅表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
1. 浅表性瘢痕:这种瘢痕通常是因为皮肤表层的擦伤或划伤,外观上平坦,与周围皮肤持平或略高,颜色为淡红或灰白,表面光滑,通常没有不适感。
2. 增生性瘢痕:这种瘢痕一般出现在皮肤损伤深入真皮层或更深的情况下,表现为突起的暗红色肿块,质地较硬,可能伴随瘙痒或疼痛等不适感。
3. 萎缩性瘢痕:通常发生在较重的皮肤损伤,累及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表现为凹陷的瘢痕,表面光滑,局部色素减退,可能伴有瘙痒和疼痛等症状。
4. 瘢痕疙瘩:这种瘢痕表现为明显超出原损伤区域的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质地较硬,表面可能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伴随瘙痒和疼痛等不适。
此外,还有挛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桥状瘢痕和线状瘢痕等其他类型,不同类型的瘢痕在症状上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明确诊断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