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老年人肌肉萎缩伴随疼痛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病变、废用性萎缩、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1. 物理治疗:采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和蜡疗等手段,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并改善肌肉萎缩的情况。
2. 康复训练: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萎缩。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
3.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若伴有肌肉痉挛,则可考虑使用肌肉松弛药,如替扎尼定和氯唑沙宗。如果疼痛是由于神经病变,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也可用于治疗。
4. 手术治疗:如果老年人肌肉萎缩伴随疼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等引起的,手术治疗可能是首选。手术可以缓解神经受压,改善肌肉萎缩和疼痛症状。
此外,老年人肌肉萎缩伴有疼痛的原因还可能包括骨折后长期卧床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