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潜伏感染是什么意思

金坤

安徽省立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结核潜伏感染,说明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但目前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可以遵医嘱通过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结核分枝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体,属于专性需氧细菌,且抗酸染色阳性。当机体感染了该病菌后,一般可确诊为结核病。处于活动期时,会表现为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且根据感染病灶的位置,其症状也会不一致,比如肺结核,会有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而结核病可分为潜伏期、活动期、非活动期。其中,潜伏期是指已被感染,但无症状表现,通常在进行辅助检查时发现。此时无传染性,不用过度担心,可以进一步通过尿结核培养、痰结核培养、CT检查等明确是否存在病灶。如果没有病灶,且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不用进行治疗。

但若可以明确尿液或痰中可以查找到该病菌,则应及时进行治疗,且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常见的药物有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应遵医嘱规律用药,需足够疗程。疗程通常达到6个月以上,甚至1-2年不等,勿自行停药,否则容易复发,并且也容易引起耐药性。

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上,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摄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