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腿部抽筋,又叫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性强直收缩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小腿和脚趾,发作时疼痛剧烈,尤其是在夜间抽筋时,常常会让人痛醒,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腿部突然抽筋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常见的诱因包括寒冷刺激、过度疲劳、不良睡姿、骨质疏松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
1. 寒冷刺激:当腿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时,可能会导致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痉挛。应迅速离开寒冷环境,并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小腿部,以有效缓解痉挛。
2. 过度疲劳:过度运动,尤其是无氧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并产生代谢废物,进而刺激腿部抽筋。遇到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轻轻按摩抽筋部位,待肌肉放松后再适当活动。
3. 不良睡姿:长时间仰卧时被子压在脚面,或俯卧时脚面抵在床上,可能导致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引发“被动挛缩”。应及时调整睡姿,避免腿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放松状态。
4. 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使得肌肉更易痉挛。日常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和海鲜,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碳酸钙等药物。
5.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小腿抽筋。可通过卧床休息、骨盆牵引、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考虑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除了上述原因,腿部抽筋还可能与血管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如果经常出现腿部抽筋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