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腮帮子内壁的肉疙瘩可能是腮腺导管乳头,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感染、损伤或纤维瘤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疼痛,其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1. 腮腺导管乳头:在正常情况下,腮腺导管乳头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对应的颊黏膜上,呈现乳头状突起,部分人可能会感到明显的异物感。当腮腺发生炎症时,导管口会出现红肿,按压时会感到疼痛。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呋辛和甲硝唑等,炎症缓解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
2. 感染:如果口腔黏膜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可能会出现肉疙瘩,并伴有疼痛。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等。
3. 损伤:口腔内壁受到创伤时,可能会形成血肿或肉芽组织,伴随疼痛。血肿通常会自行吸收,也可以通过口含冰块来缓解;而肉芽组织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4. 纤维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或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纤维瘤为无痛性肿块,少数情况下可能伴有疼痛,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来处理。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用药。如果肉疙瘩的疼痛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