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面部皮炎干燥脱皮,常见于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乏脂性湿疹等疾病,治疗方式需要根据病因而定,具体如下:
1.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与某些物质接触后,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首先要识别致病物质并避免再次接触,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湿敷,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乳膏,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2. 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频繁洗澡和抓挠。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卤米松乳膏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也有帮助。
3.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斑、油腻性脱屑和瘙痒。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饮食,限制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使用温和的润肤乳。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奈德乳膏,口服维生素B6、B2及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4. 乏脂性湿疹:乏脂性湿疹又称干燥性湿疹,因多种原因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和皮脂分泌减少,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患者应避免过度洗澡,洗后及时涂抹润肤霜。可使用尿素维E乳膏和维生素E乳等来增加皮肤水分,缓解症状。
若出现面部皮炎干燥脱皮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