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疾病,目前尚无统一且特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生活调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期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
1. 生活调理: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合理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应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皮肤,选择温和的洗发水和护肤品。
2. 外用药物:根据皮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益康唑等)、硫化硒洗剂和水杨酸制剂等。
3. 口服药物:对于症状较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维生素B6、B2及锌剂,若瘙痒严重可使用止痒镇静剂(如异丙嗪、氯苯那敏等),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主要用于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4.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红外线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生活调理,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