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手指甲皮,通常被称为“倒刺”,是指指甲周围的皮肤因缺乏水分和干燥而翘起的小片表皮。倒刺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皮肤干燥、物理摩擦、洗涤剂刺激和维生素缺乏等。
1. 皮肤干燥:指甲周围的皮肤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失去水分,如果不及时进行保湿,就容易形成倒刺。
2. 物理摩擦:频繁做家务、接触刺激性物品或过度使用键盘等行为,可能导致指甲周围的皮肤受到摩擦,从而增加倒刺的出现。
3. 洗涤剂刺激:经常使用洗涤剂,如洗手液、洗衣粉和洗洁精等,可能会去除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增加倒刺的发生。
4. 维生素缺乏: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开裂,从而增加倒刺的风险。
长出倒刺后,不要用手撕扯,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感染,甚至引发甲沟炎等并发症。建议使用锋利且干净的指甲剪将倒刺整齐剪掉,并涂抹护手霜或润肤霜,以保持手部皮肤的湿润。
如果倒刺周围出现红肿或疼痛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