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手指甲后部皮肤起皮的现象,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处理。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皮肤干燥、手部湿疹、接触性皮炎和手癣等。
1. 皮肤干燥: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手部皮肤容易出现干燥和起皮的情况。建议使用含有甘油、尿囊素等保湿成分的护手霜,以缓解干燥问题。
2. 手部湿疹:由于手部频繁接触外界刺激,湿疹的发生率较高,但确切病因往往难以确定。湿疹通常起病缓慢,表现为手部干燥、暗红斑,局部可能出现浸润和肥厚,冬季常伴有裂隙。可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
3. 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是由于皮肤接触特定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及周围区域出现的炎症反应。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瘙痒和鳞屑等。应尽快远离接触物,避免搔抓和摩擦,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糠酸莫米松、地塞米松等。
4. 手癣:手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常表现为手掌或手指的皮肤干燥、脱皮,可能伴有水疱和瘙痒等症状。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酮康唑等,以抑制或杀灭真菌,缓解症状。
手指甲后部皮肤起皮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