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人被咬伤后可能会出现肿块,这通常是由于血肿、水肿、感染或瘢痕疙瘩等原因引起的。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血肿:咬伤后立即出现的肿块通常是由于血管破裂,血液在组织中积聚形成的血肿。对于较小的血肿,可以在急性期使用冰敷,以减轻出血和肿胀。血肿发生48小时后,可以通过热敷或按摩来促进其吸收。如果血肿较大,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
2. 水肿:咬伤后可能导致局部淋巴管受损,造成淋巴液回流不畅,从而引发水肿。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等方法来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减轻水肿现象。
3. 感染:如果咬伤后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感染,导致局部红肿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如果出现脓肿,还需进行切开引流。
4. 瘢痕疙瘩:严重的咬伤可能导致瘢痕疙瘩的形成,表现为局部硬结和肿块。可以通过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肉毒素来软化瘢痕,缓解症状。如果瘢痕疙瘩较大,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瘢痕组织。
被咬伤后出现肿块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