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造口周围出现小疙瘩,可能是由皮肤炎症、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 皮肤炎症:如果疙瘩较小且没有其他不适,可能是由于摩擦或清洁不当导致的皮肤炎症。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造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过度摩擦。
2. 感染:若疙瘩伴随疼痛、红肿等症状,可能是感染所致。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并涂抹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考虑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或阿奇霉素。
3. 过敏:如果疙瘩伴有瘙痒或皮疹等表现,可能是过敏反应。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瘙痒,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4. 手术治疗:若疙瘩是由于缝线反应引起的,可以通过手术拆除缝线。如果是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可以采用激光或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进行去除。
如果疙瘩持续增大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