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不同大小的红色风团,并常伴有瘙痒感。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选择,但在服用大量抗组胺药后,若症状仍未缓解,可能与用药时间不足、未能避免过敏原、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用药不当等有关。
1. 用药时间不足:抗组胺药物通常在1至3小时内起效,如果用药时间不够,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症状。
2. 未能避免过敏原:如果荨麻疹的诱因未被消除,例如持续接触或摄入过敏原,即使服用了大量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也可能不理想。
3. 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患者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或慢性感染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对抗组胺药物的反应不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4. 用药不当:如果患者未按照医嘱用药,例如剂量不足或用药频率不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荨麻疹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