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是指什么疾病

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中医认为,脾病是指脾脏相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等不同证型。

1.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部胀满、便溏(粪便稀薄不成形)、精神疲惫(精神状态不佳,身体无力)、少气懒言(缺乏力气,不愿说话)、面色苍白等。

2. 脾阳虚: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可能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口淡不渴、偏好热饮、小便清澈且量多或白带清稀且量多等症状。

3. 脾不统血:表现为多种慢性出血现象,如月经过多、崩漏(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便血、皮下出血等,同时伴有脾气虚或脾阳虚的症状。

4. 寒湿困脾:主要表现为腹部胀闷(腹部感到胀满不适)、腹痛、恶心想呕、口中黏腻、不想进食、口淡不渴、大便稀薄、小便短少等。

5. 湿热蕴脾:表现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恶心想呕、口中黏腻、四肢乏力、大便稀泄不畅、小便短黄等。

上述脾病的一些症状可能与西医中的某些疾病相似,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在诊断和治疗时,仍需依赖医生的专业判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