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长期腹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乳糖不耐受和药物等。在进行治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长期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治疗时需根据感染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例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药物,而寄生虫感染则需使用驱虫药物。
2.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表现为长期腹泻、腹痛和黏液血便等症状。患者可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来控制肠道炎症,同时也可使用布地奈德、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管理病情。
3.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可能导致长期腹泻,并伴随消瘦和贫血等症状。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4.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患者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从而引发腹泻。此类患者应限制牛奶和奶制品的摄入,或使用益生菌和乳糖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5.药物: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长期腹泻,如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停止用药后,腹泻症状会有所缓解。
长期腹泻的病因还有其他多种可能,如肠易激综合征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