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足部受伤后出现持续出血,可能是由于伤口较深、小动脉或静脉受损、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应及时采取压迫止血、冷敷、消毒清创、缝合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1. 压迫止血:在足部受伤出血时,首先应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对伤口进行压迫,以减少出血。持续按压5到10分钟后,检查出血是否已停止。
2. 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冰块对伤口进行冷敷,以帮助收缩血管,减轻出血和肿胀。冷敷时要避免冰块或冰袋直接接触伤口,以防冻伤。
3. 消毒清创:如果伤口较浅且出血已止,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进行消毒,清除伤口内的污垢和细菌。若伤口较深,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消毒和清创。
4. 缝合:对于较深或较大的伤口,可能需要缝合以促进愈合。缝合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5. 药物治疗:若伤口较深或伴随感染,应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K或凝血酶等药物,以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
如果足部受伤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处理,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