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儿童心肌炎是由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通常会导致心肌受损和心功能障碍。要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心肌炎,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1. 病史:如果儿童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的历史,如感冒或腹泻等,需考虑心肌炎的可能性。
2. 症状:心肌炎的儿童常表现出心慌、胸闷、乏力、多汗、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 体征: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音减弱和心脏扩大等异常现象。
4. 实验室检查:包括心肌酶学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和病毒检测等。心肌酶学检查通常会显示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升高,提示心肌受损。心电图可能出现ST-T段改变、QRS增宽和早搏等异常表现。心脏彩超可能显示心室扩张和心肌运动减弱等情况。病毒检测则可以明确导致心肌炎的病毒类型。
5. 影像学检查:包括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脏核素扫描等,这些检查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心肌病变情况,对心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心肌炎的诊断应由医生综合判断,不能仅依赖单一检查结果。一旦怀疑或确诊为心肌炎,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