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损伤,是由于持续的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的结合作用,导致皮肤及其下方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起的部位。压疮的主要原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
1. 压力:指施加在物体表面的垂直力。当外部压力持续作用于皮肤时,会阻碍毛细血管的血流,导致组织缺氧,最终可能引发损伤或坏死。
2. 剪切力:由相邻组织表面之间的滑动引起的相对运动,通常与压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且与体位密切相关。剪切力会影响深层组织,导致相对位移,可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
3. 摩擦力:当两个表面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这种运动的力。摩擦力对皮肤的影响会破坏外层保护性皮肤,增加皮肤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脆弱性。
4. 潮湿:过度潮湿会导致皮肤变得浸泡和松软,从而更容易受到剪切力和摩擦力的损伤。
压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一旦压疮形成,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压疮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