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走路后脚部出现水泡,主要是因为脚底皮肤与鞋底之间的摩擦频繁所致。如果水泡较小,可以通过休息、减少摩擦、冷敷等措施来缓解;而对于较大的水泡,可以用消毒针挑破,排出液体后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 休息:一旦出现水泡,应减少走动和站立的时间,以防水泡进一步增大或破裂。
2. 减少摩擦: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以降低摩擦的可能性。
3. 冷敷: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水泡上,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水泡处理:对于小水泡,可以让其自然吸收,不要主动弄破;而对于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针挑破,排出液体后用碘伏消毒,最后用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并定期更换,以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