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需长期服用哪些药物

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从而引发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经过规范治疗后,脑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稳定斑块药物、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以及控制基础疾病的药物。

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复发的风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2. 抗凝药物: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再次发病,常见的有华法林、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等。

3. 稳定斑块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能够调节血脂并稳定斑块,预防斑块脱落引发血栓,从而降低脑梗死复发的风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4. 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氨氯地平、二甲双胍和叶酸等,控制这些基础疾病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风险。

脑梗死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