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性湿疹的病因和治疗方式

唐先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毛囊性湿疹是指毛囊部位发生湿疹样改变,常可合并毛囊炎,可能是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1、遗传因素:毛囊性湿疹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毛囊性湿疹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

2、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毛囊性湿疹。患者平时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

3、免疫力下降:可能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毛囊性湿疹。平时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

4、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容易诱发毛囊性湿疹。如果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可遵医嘱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5、过敏反应:某些人对某些物质过敏,如食物、药物或化妆品等,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发毛囊性湿疹。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赛庚啶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