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剖宫产缝合部位出现小疙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缝线反应、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疙瘩等。
1. 缝线反应:在剖宫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多个层次进行缝合。缝线作为外来物质,可能引发身体的排斥反应,表现为局部小疙瘩,伴随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2. 感染:如果剖宫产后的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从而出现小疙瘩,通常伴随局部红、肿、热和疼痛等表现。
3. 肉芽组织增生:在剖宫产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肉芽组织可能过度增生,导致局部出现小疙瘩。
4. 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由于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形成的异常瘢痕组织。此类疙瘩常见于有瘢痕体质的人,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剖宫产缝合部位也是常见的发生区域。瘢痕疙瘩通常呈现为高出周围皮肤的肿块,形状可能是圆形或不规则,质地较硬。
剖宫产缝合部位的小疙瘩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