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长期卧床的患者无法翻身,可能是由于肌肉萎缩、体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压疮、骨折、急性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1.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尤其是下肢肌肉的力量下降。当肌肉力量减弱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无法自主翻身。
2. 体力下降:长期卧床使患者的体力逐渐下降,身体变得虚弱,进而影响翻身的能力。
3. 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导致身体消瘦和无力,这也会妨碍翻身的能力。
4. 压疮:长期卧床的患者局部皮肤和组织容易受到压迫,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压疮。压疮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翻身的能力。
5. 骨折: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如肋骨或股骨骨折。骨折会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使翻身变得困难。
6. 急性脑血管病:如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可能导致患者肢体无力或偏瘫,从而影响翻身的能力。
此外,长期卧床患者无法翻身还可能与关节僵硬、疼痛等其他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无法翻身,应及时就医,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