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红素血症怎么引起的

许晓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高胆红素血症通常是由溶血性贫血、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溶血性贫血:间接胆红素是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素代谢后的废弃物。当红细胞衰老时,会经过脾脏处理而产生间接胆红素,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主要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升高,还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复方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治疗,严重时可采用输血治疗。

2、胆结石: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会经过肝脏作用由胆管排至十二指肠,最后大部分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胆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胆汁淤积时,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时伴有反酸、饱胀等不适感。临床上常遵医嘱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如发生胆道梗阻时,可进行微创或手术切除胆囊治疗。

3、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广泛受损时,胆红素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症状。临床上常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此外,还可能是蛔虫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诊断并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建议科学合理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