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50岁人群的收缩压达到150mmHg时可被诊断为高血压,通常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均适用于50岁以上的人群,但具体选择哪种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存在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等。
1. 利尿剂:常见的有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这类药物价格较低,但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并影响血糖、血脂和尿酸的代谢。
2. β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这类药物能够减缓心率并降低血压,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则不适用。
3. 钙通道阻滞剂:常见的有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这类药物降压效果明显,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不大,但可能导致下肢水肿和心率加快。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的有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这类药物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但可能引起干咳。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见的有厄贝沙坦和氯沙坦。这类药物的降压效果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相似,但不会引起干咳。
综上所述,如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