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充血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和肿胀,但炎症仅限于黏膜层,并未形成糜烂或溃疡。此病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应激、药物、酒精、创伤和感染等。
1. 应激:严重的创伤、大型手术、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重大心理打击等强烈应激源,可能导致胃黏膜的微循环障碍和缺氧,进而减少黏液分泌,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损害屏障功能,导致氢离子反向扩散,最终引发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2.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常常会导致胃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严重时可能引起糜烂和出血,甚至形成溃疡。
3. 酒精: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能导致黏膜充血和水肿,严重情况下会引发黏膜糜烂和出血。
4. 创伤:如误吞锐利物体或在胃镜检查中损伤胃黏膜等情况,均可导致黏膜充血和水肿。
5. 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糜烂和出血。
充血性胃炎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严重时可能出现呕血和黑便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