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脚踝骨折在石膏固定后仍然感到疼痛,可能是由于石膏不合适、软组织损伤、感染、延迟性肿胀或石膏压迫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 石膏不合适:如果石膏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疼痛和肿胀。相反,若石膏过松,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导致骨折部位不稳定,从而引发疼痛。
2. 软组织损伤:在骨折发生时,可能伴随有软组织损伤,例如肌肉、韧带或神经的损伤。即使骨折已经得到妥善固定,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仍可能持续存在。
3. 感染:若骨折部位发生感染,可能会伴随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4. 延迟性肿胀:骨折后的几天内,肿胀通常会明显增加,随后逐渐减轻。有时肿胀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在骨折愈合后仍然存在,这可能导致石膏对局部皮肤的压迫,从而引起疼痛。
5. 石膏压迫:如果石膏的边缘或突出部分压迫到皮肤或周围神经,可能会导致疼痛感。
在脚踝骨折石膏固定后,应密切关注疼痛的变化。如果疼痛加重或出现明显的红肿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