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儿童面部两侧出现红色小疙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干燥性湿疹、冻疮、接触性皮炎和痤疮等。具体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原因而定。
1. 干燥性湿疹: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伴有局部红斑和丘疹。应加强皮肤的保湿,每天使用润肤霜。若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考虑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2. 冻疮:冻疮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因局部皮肤血管在低温下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和细胞损伤。其主要特征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块或结节,按压时可褪色,去除压力后红色会逐渐恢复。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干燥,轻度冻疮通常会自行恢复,也可以使用冻疮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 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接触某些过敏原引起的,例如护肤品或洗发水,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和皮疹。首先应避免继续接触过敏原,然后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瘙痒,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奈德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减轻炎症。
4. 痤疮:痤疮的发生可能与遗传、雄激素引起的皮脂分泌增加以及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有关。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粉刺、丘疹和脓疱等皮损。可以局部使用维A酸类药物如阿达帕林凝胶或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以及抗生素类药物如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如果儿童面部两侧的红色小疙瘩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需注意阿达帕林凝胶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冻疮膏禁用于1岁以下儿童,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