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骨盆肌的损伤通常是指骨盆区域肌肉的拉伤或撕裂,常伴随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治疗方案包括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
1. 休息:在骨盆肌损伤后的急性期,即受伤后的72小时内,需尽量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肌肉进一步受损。
2. 冷敷:在损伤后的72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15至20分钟,每天进行3至4次。
3. 热敷:在损伤后的72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炎症。每次热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4.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来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5.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微波等物理治疗手段,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促进肌肉的修复。
6. 康复训练:在骨盆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盆底肌肉训练和髋关节外展训练,以帮助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骨盆肌损伤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